魔法演讲公式训练
一、钻石法则公式
1、开头:举实例(何时、何地、何人、何因);
2、中间: 何事(事情的经过,故事的灵魂)、何果;
3、结尾:希望、好处或原因。
读过戴尔·卡耐基的《高效说话的捷径》一书的读者,一定会知道他讲过的一个演讲魔法公式。但是运用的时候可能不得要领,我今天再来解构一下,也许你就豁然开朗了。
先来介绍下戴尔·卡耐基这个牛人吧。戴尔·卡耐基(Dale Carnegie,1888年11月24日—1955年11月1日),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,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,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,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。
戴尔·卡耐基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,通过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,激励他们取得辉煌的成功。其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《人性的弱点》,70年来始终被西方世界视为社交技巧的圣经之一。他在1912年创立卡耐基训练班,以教导人们人际沟通及处理压力的技巧。
戴尔·卡耐基这么牛,那么他的口才是天生的吗?当然不是。他的演讲口才也是通过后天的刻苦训练出来的。
卡耐基在读大学的时候因为其貌不扬、性格古怪,学习成绩又不是很好,经常受到其它同学瞧不起。为了改变同学们对他的看法,他一直在努力。
有一天,他发现只要成为学校里橄榄球队的球员或演讲冠军,就会受到同学们的热捧。经过认真的考虑,卡耐基觉得自己身材矮小根本没机会加入橄榄球队,他决定用演讲方式唤醒同学们对他的关注。可想不到的是,尽管他连续参加了12 次演讲比赛,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。同学们不但看不起他,还加倍嘲笑他不自量力。就在卡耐基非常绝望的时候,他忽然想起学校里的一位非常擅长演讲的教授对他说过的话:“你的演讲缺乏热情,请点燃你的激情…….”,顿时他好像中了彩票似的非常兴奋。
从此,卡耐基进入了“忘我境界”的苦练。当他第13 次参加演讲比赛时,他刚讲完台下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,他终于获得了冠军。
卡耐基认为,演讲都是有目的的。而所有的目的可以分为4种:
1、说明情况,使人了解;
2、增强印象,使人信服;
3、欢娱听众,使人快乐;
4、说服号召,使人行动。
卡耐基认为,演讲者一定要把听众和场合分析以后,选择其中一种作为目的。否则就会遭遇惨败。
针对第四种目的,即说服或者发出号召,这种简短而能获得反响的演讲,卡耐基向很多的老师请教,包括大学教授、公司老板、广告精英,找到一个演说结构的新方法,并把它命名为“魔术公式”。这个“魔术公式”是什么呢?
第一,就把你所举实例的细节告诉我们,让这件事生动地说明你希望传达给听众的想法。
第二,详细的言辞说出你的论点。
第三,陈述缘由,也就是向听众强调,他们如果按照你所说的去做,会有什么好处。
以上三个部分,就是卡耐基“魔术公式”的结构——这三个部分用关键词来概括就是:事实、建议和理由。如果我们用钻石法则来解构,这其实就是三个立题。
我们知道,演讲就是在回答问题,而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是什么、为什么、怎么办这三个元问题(三个立题)。那么卡耐基的这个“魔术公式”在回答什么问题呢?
首先,是什么——事实:举自己生活里一个具体的实例;
第二,怎么办——建议:说出你到底想要听众做什么;
第三,为什么——理由:说出缘由或说出听众可能获得的利益。
举两个例子来说。
销一个产品,你可以这样来构思你的讲话。首先,是什么——事实: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一个困扰?第二,怎么办——建议:希望消费者购买我推销的这个产品,来解决生活中的困扰。第三,为什么——理由:拥有我推销的产品,你将会得到什么好处?
如果你正在发起一个募捐,你可以这样构思你的讲话。首先,是什么——事实:某个地方发生了一个什么悲剧?第二,怎么办——建议:希望大家捐款捐物,帮助那些正在受苦受难的人。第三,为什么——理由:如果你参与捐助,你将会得到什么好处?
各位看懂了没有?这卡耐基演讲“魔术公式”背后的逻辑。 深圳松岗、沙井、公明、宝安学演讲,练口才,做让持就到长安金口才来。松岗口才培训,沙井口才培训,公明口才培训,宝安口才培训就到长安金口才培训中心来,效果看得见。